首页_焦点平台注册_首页
首页_焦点平台注册_首页
全站搜索
资讯详情
洲际娱乐平台-登录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4-05 01:41   文字:【】【】【

  洲际娱乐平台-登录自经济危机以来,中国外贸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下滑,相对的国际贸易摩擦、贸易争端不断出现,尤其在光伏产业上表现得更加的明显。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去审视中欧贸易争端,对于中欧未来贸易关系发展趋势要有明确的方向,以此才能够保证在未来的贸易中合理地处理各种贸易问题。

  继美国提起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以来,欧盟便纷纷开始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围攻,主要以德国Solarworld公司和意大利的Prosun公司,纷纷向欧盟提出反倾销申请。2012年9月6 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中国光伏产业产品的相关立案调查,其涉及的金额高达210亿美元,随后,欧盟于2012年11月8日启动了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调查。

  1.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发展历程。中欧光伏产业争端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2012年9月25日的EUProSu的诉讼,其质控中国光伏产业借助政府的资助疯狂扩张,提出以产品税收的方式惩罚光伏产业。欧盟要45天的时间对于此事进行立案。后2012年11月8日欧盟开始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反补贴调查;在2013年2月28日欧盟委会宣布,在光伏玻璃协会的要求下,将会对于中国的光伏玻璃进行反倾销调查,其相关的标准不符合相关的国际规定。自从2013年3月6日起,欧盟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进口登记。2013年5月22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业界提交了价格承诺谈判方案,对于此事欧盟直接给予回绝,没有给予任何的解释和说明。此时中欧光伏“双反”的价格承诺问题陷入僵局。2013年5月23日中国商务部就光伏产业的问题希望与欧盟展开协商。2013年5月24日欧盟成员国投票中有14个国家反对“双反”议案。2013年5月2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访问德国,对于欧盟的光伏产业的调查提出强烈的反对,认为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于双方都是不利的,希望可以本着互利的原则解决争端问题。2013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运行临时反倾销税,并要求中方在一定时间内给予恢复,否则将会进一步提升反倾销税率。

  2.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发展现状。根据最新消息,中欧协商通过价格承诺,保持中国光伏产品的平均售价,给予一定的上浮比例。7月27日,商务部官网传来消息称,中欧双方就中国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最终协议,统一价格承诺。此次的价格承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方企业的利益,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中国光伏产业将会在欧盟市场保持其份额。次日获悉,中国光伏产品输出欧盟的价格下限为0.57欧元/瓦,此限制时效为三年。还对于输出的光伏产品的数量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其相关的详细结果将会在8月初给予确定。

  1.贸易总量巨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和欧盟的贸易关系。其贸易的发展规模和总量不断增长,并使得欧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三大市场之一。在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世界光伏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在2008年的产量占据世界第一的水平。产量迅速扩张的前提下,也迅速开始了对国际市场的占领,一时之间成为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在2001年中国光伏电池的产量仅仅是3MW,仅仅过了四年,到2007年已达到2 000MW,其后的2011年就有2 I GW的总量,是世界产量的37.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占有率从2006年以来就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

  2.欧盟贸易劣势地位较为突出。在中国和欧盟的贸易过程中,中国对于中欧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自己处于长期的劣势地位。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中国和欧盟之间贸易依存性是迥异的,中国对于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大于欧盟市场对于中国的依赖,另外一方面,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欧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会是欧盟的贸易展开的首选,而日本以及相关的欧盟成员过与其以前殖民地之间的关系还会去首选欧盟,由此给予中国产业带来的压力也是实际存在的。

  3.中国贸易优势不具竞争性。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光伏产业的确占据着国际市场,有着一定国际竞争力,但是这样的国际竞争力只是单单地反应在数量上和发展规模上,其实质性上的优势很难发现。其主要体现在,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能源为代价的,其能源的结构难以优化环境,恶化严重,还有过快的增长势必会造成国际上对于此产业的贸易反倾销,由此负面因素导致光伏产业的实际竞争力下降也是必然的。

  4.对内部经济影响巨大。中欧贸易争端对于中国内部经济产生的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出口额急剧下降。中国光伏产业对外在市场的依存性很大,贸易争端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中国光伏产业价格优势急剧下滑。其二,光伏产业面领着亏损的局面。其三,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的洗牌过程。一些技术能力低、盈利能力弱的企业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这无疑促进了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其四,随着光伏产业的兴起,光伏产业领域的劳动力数量是庞大的,一旦其争端难以有效解决,将会使得中国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压力变得更加紧张。

  1.短期内,矛盾与合作交织。在长久的中欧贸易中,中国和欧盟之间在某些领域的竞争保持着一定的规则。对于欧盟来说,为了保护自己的竞争优势,其将会积极地利用20国集团以及联合国等相关的组织来发挥其建立规则的作用,从而使得其在中欧贸易中的优势地位不变,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此基础上欧盟会关注于提高资源效率技术的同时,强化其传统资源渠道,稳定其与他国的贸易关系。综合来看,这与中国的发展观念是一致的,但是在在未来的中欧贸易中,势必还会出现一些小的摩擦和争端,但是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流,这是双方的共同追求,在短期内这样的分歧存在也是必然的。这是由双方的贸易利益决定的,也是双方的贸易地位决定的。我们需要正视这样的矛盾,强化合作,尽可能地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2.长期内,合作将成为主流。在中欧合作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虽然在某些领域双方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争端,但是总体上保持着贸易的合作关系,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现阶段下,欧盟急于摆脱债务危机,中国是其贸易对象,而对于中国来说,其产业转型期间,需要保持和中欧的贸易关系。基于此,双方都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合作将是其未来发展的主题。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需要我们在各个领域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需要我们明确的是,未来的中欧贸易关系,合作必将是主流,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1.加强国内经济建设,夯实贸易发展的基础。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发展国内经济,这是弱化外贸对中国经济作用的主要措施,一旦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其对于外界商场的依存度就会慢慢弱化,中国所面对的国际风险就会减少。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会促使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将市场的份额优化,实现渠道多元化,市场多元化。

  2.端正贸易心态,促进互利发展。其次是在经济方面。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实体,在一体化方面走得也非常快。双方在这方面互补性比较强。由此双方应该秉持正确的态度,以平等互利的为原则,实现双方的共赢。由此,我们需要端正贸易动机,开展更加广泛的互利合作。

  3.加强企业间合作,提高贸易水平。企业间的合作要不断的深化,各取所长,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由此形成的企业其在自主创新上的能力往往会具备着一定的竞争力,其综合实力也会相应的增强。在面对国际市场的争端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控制自己的贸易流向,从而最大限度的弱化国际市场的依赖。以此同时还会成为成本降低的关键措施。这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其改革的契机,企业可以借此优化器产品结构,强化其实际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行业在面对国际贸易危机、国际贸易争端时,就有足够的能力去规避和应对。

  4.加强政府间沟通,及时解决贸易问题。政府要不断强化政治磋商工作,对于贸易中遇到的争端要及时给予解决。目前,欧洲是中国光伏贸易最大的市场,欧洲境内相关的负责人也高度重视国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坚持以对话的方式解决双方的贸易问题。由此在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应该强化政府之间的协商工作,从而保证双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保护,以实现共赢的局面。现阶段,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形势严峻,越是在这样的时刻,各个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贸易争端解决者的作用,开展深入广泛的贸易协商,基于双方的经济利益,争取实现双赢。

  综上所述,从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发展历程来看,中欧双方在处理争端的过程中还是可以以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协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不断地升华自己的技术创新,改善自己的市场结构,注重内需的开发,强化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额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还要注意自主知识的创新产品的研发。对于政府来说,要审时度势地贯彻执行自己的外贸政策,在面对贸易争端问题上要坚持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双方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

  [1] 王世江.中欧光伏产业互补互利 相互依存[Z].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所.

  光伏产业特征:由于太阳能级的硅材料要求纯度99.99%以上,对技术和资本要求都高,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虽说拉晶炉和铸晶炉等生产设备现在已较便宜,但是因铸锭和切片环节仍需众多工艺属于技术密集型。制作电池片和组装属于加工环节,属于劳动密集型。发电系统要有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组等,显然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我国的光伏企业尚德、英利绿色、晶澳、天合光能基本上在国际上都在排名前十,这可以说明我国光伏产业的具有竞争力但是很多的文献表明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弱。介于这个原因和我国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我们对光伏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

  国内对光伏产业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政策角度、产业角度等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研究。从政策角度分析的有如下等:赵玉文(2003)指出我国的政策法规对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沈辉、舒碧芬、闻立时(2005)通过结合我国太阳能光伏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制定优先利用太阳能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肖庆文(2009)指出在我国技术空心化的情况下,需要需求政策鼓励从而快速实现光伏发电技术的产业化。从产业角度分析如下:周四清(2007)通过结合产业组织理论提出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闻立时(2009)指出在金融危机下,通过提高技术可以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王晓宁(2009)根据我国光伏产业的产业链的状况,针对我国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王发明(2009)阐述了光伏产业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及治理结构最后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升级的条件、路径和方式。赵勇强(2009)通过对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对比,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不合理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不到位的监督和引导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壁垒,并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李晓亮、李敏、张晓阳(2010)通过钻石模型中的指标对江苏的光伏产业进行研究表明江苏的原材料自给力、产业灵活性、政策力度都较为欠缺,最后提出了建议。余中东(2010)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虽光伏产业已有较多研究,但从产品品目研究的文献还较少,本文将通过国际评价的指标对我国的光伏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根据光伏产业的产业链的情况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HS2007并结合说明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并结合了我国海关的细分编码,确定了5个6位品目编码,如下表格。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公式如下,RCA=(X/Y)/(Xw/Yw),X是某国i产品的出口额Y指是某国全部产品的出口额Xw是全球i产品总出口额Yw是全球全部产品的总出口额。若RCA1表明某国在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若RCA=1说明某国在该产品上具有世界平均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RCA大于1的品目有3个,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系统控制器、太阳能路灯都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比较优势,但是硅的RCA从07年的0.8降到10年的0.25,即我国硅材料的国际竞争力是逐步下降的,其中检测机的RCA值也显示不出比较优势。

  进出口价格比(PR)是用来说明该产品的附加值的大小,公式如下PR=Pe/Pi PR,Pe是某一商品出口的单位价格,Pi指的是某一商品进口的单位价格。

  我们可以看出3种商品的进出口价格大于1,说明这3种商品具有高的质量和附加值,进出口价格大于5的是控制器、检测机,这些高科技的产品是值得我们国家研究和开发的,我国应该扩大这些产品出口,但检测机的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处于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我国这些设备技术逐渐陈旧有关;太阳能电池的PR

  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越大表示一个国家的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越高。公式如下IMS=Xi/Xwi,Xi指的是该国i产品的出口总额,Xwi指的是全球i产品的出口总额

  表5 中国的光伏产品IMS及其排名(括号里面的国家指的是该产品出口额最多的国家)

  所考察的5种光伏产品中,经过07年到10年的发展,我国已有3种产品的IMS位于世界第一,除了太阳能电池是低质量和附加值之外,其余的2种皆为高质量和附加值的商品;硅在10年都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从IMS的值可以看出其的占有率都未达到0.1,说明前几位的国家占有世界上此产品的大部分出口,因此我国相比下实际的竞争优势不够。

  (1)虽太阳能电池是在3个指标中都处于竞争优势的产品但其属于低附加值产品,这和我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处在光伏产业链的组装环节有关。另外我们看到太阳能池片检测机是处于竞争劣势的,而此产品对于生产太阳能电池来说是大成本,说明我国出口多但实际盈利不大。根据数据表明截至到08年,在我国生产电池的企业有40余家,生产组件及应用企业500家以上,可见我国生产组件的企业数量之多,规模小,无自主品牌,竞争力弱。我们也可以整顿生产组件的企业,让低效率和能耗的高的企业倒闭或者被兼并,从而使我国强的企业更强增加我国的竞争优势。

  (2)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综述》中的成本分析表明,多晶硅约占光伏发电系统的37%,可见硅材料重要性。而我国的硅材料是低质量和附加值的商品且没有竞争优势,因为提纯硅材料的技术被欧洲、日本等所垄断。我国光伏企业与国外签订的协议是只要采用类似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流程,且不管在这一流程下进行任何改造创新都要向出让国缴纳技术转让费,所以硅提纯技术亟需发展。我国应该优化产业链的结构,加紧研究开发尽快掌握核心的提纯技术,从提高我国的出口产品的产品附加值。

  (3)光伏系统所需部件发电机、控制器、逆变器、连接器等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我们再根据Solarbuzz的统计的2010年的安装量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德国、意大利、捷克共和国,份额分别是42.46%、20.52%、7.79%。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排名是全球第七位,但我国所占份额不足3%,说明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只处于初级的阶段,具有优势的光伏系统的产品都用来出口。这样一易受外国需求影响,而自己需求不足导致应用不足。据资料知光伏系统的安装量每增加一倍则成本下降20%,所以我国应该尽快设定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认证体系,加快光发电上网的项目审批。

  [1]褚文博,隆涛.美国光伏产业路线图[J].新材料产业,2006(1).

  [2]周四清,马超群,李林.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

  [3]闻立时.金融风暴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走势的思考.[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1).

  [4]肖庆文.以需求鼓励政策促进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自主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科学版),2009(1).

  [5]李晓亮,李敏,张晓阳.基于钻石模型的江苏省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J].特区经济,2010(1).

  [6]王发明.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以我国光伏产业为例[J].经济管理,2009.

  [8]赵勇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9.

  [9]余中东.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J].河北学刊,2010(9).

  业务转型是指企业顺应环境的变化,通过重新配置自身资源,从根本上实现核心业务的转移和变化,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企业持续生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基本特征:全局性。业务转型必须以企业处境全局分析为基础,既要分析优势和劣势,又要分析威胁和机会,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业务转型的战略;时段性。业务转型是企业通过对目前所在产业结构、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及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所采取的重大战略行为,起点为转型决策,出现转型结果,不论成功与否,转型过程均结束;风险性。业务转型从过程上看是企业资源再分配的过程,无论企业在原有的行业和领域中多么成功,一旦进入一个新领域,技术、市场都会从零丌始,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液晶电视的普及,传统CRT电视机的市场份额已经逐步缩小,CRT行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并且随着原材料、能源动力价格及运输费用的持续上涨,在产品价格一路下跌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反而持续上升,使经营性亏损越来越严重。虽然公司公司董事会和经理班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始终未能完全改善因CRT进入衰退期而导致的公司生存危机。

  安彩高科转型的方向是研发生产光伏玻璃。它美观、透光可控、节能发电且不需燃料,不产生废气,无余热,无废渣,无噪音污染的优点,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最新颖的建筑用高科技玻璃产品。光伏玻璃与安彩高科之前生产的玻壳在技术和原材料及设备上都有一定的相关性,转型成本及研发难度相对较低。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用途广泛,环保节能,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因而从上分析来看,安彩高科的转型决策及转型方向是正确的。

  安彩高科在2010年正式将光伏玻璃投产销售。从图1中显示2007-2009年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状况不乐观,毛利率很低。2010-2011年情况稍有好转,此时正处在转型期,业务较多,我们不能很好的看清楚转型本身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玻壳的销售规模在缩小,虽然毛利率有所提高,但是规模是在萎缩的。随着国内液晶面板生产线陆续投产,平板电视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可能引发CRT新一轮的萎缩。因而在转型过程中,玻壳已不再起主导作用。

  从上图3可以看出,天然气的销售规模是在显著扩大的。从天然气行业形势看,天然气资源紧缺局面短期不会改变,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和山西煤层气新气源的引入,持续增长空间较大。且周边没有直接的竞争者,公司压缩天然气项目和液化天然气项目优势明显,经济效益较好。

  通过对安彩高科业务转型的财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转型前的决策是正确的,基于当时市场环境的转型方向也是很有前景的。但是未来终究是很难预测的,随着光伏玻璃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光伏价格下跌,因而转型的未来发展状况也就变得令人担心。

  (1)条块分割严重,旅游发展滞后。伏牛山贯穿多个市县,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旅游区涉及多个市县和多个相关部门,条块分割明显,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和整体优势发挥。另外,伏牛山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的引进、利用渠道与伏牛山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的实际需要不匹配,投资分散,回报率低,自我积累能力低,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优化和市场宣传、促销严重滞后。

  (2)开发深度不够。伏牛山独特旅游资源仅仅以观光为主,集中在了石人山、白云山等少景区,目前旅游业却偏好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特点,景区的旅游产品也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入境游客少。

  (3)人才短缺,思想落后。目前,伏牛山区旅游管理机构,从业务人员学历结构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并不多,毕业于旅游专业的更是寥寥无几,这无疑给导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至于对旅游资源和景区策划、开发、营销和科学管理高级人员更是廖若晨星,严重制约了伏牛山旅游业的发展。

  (1)全局性、整体性原则。全区各景区的开发建设都要服从全局性、整体性原则,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分批有序开发,避免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急于求成,乱开发乱建设,以致影响投资效果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可持续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进行全面管理的指导性方法,目的是使各类资源免遭破坏,使自然和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伏牛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应把对自然景观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做到有利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保护性开发。

  (3)市场导向原则。伏牛山地区旅游发展应当把伏牛山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把旅游的未来发展视为一种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明确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威胁,面向旅游者进行设计、开发、生产、包装和行销。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经济实力落后的伏牛山地区,虽然其旅游资源众多,但不能不加选择地盲目开发,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开发,应该选出特色突出、互补性强的旅游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快速启动伏牛山地区旅游业,然后再分期分批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形成滚动式发展。保持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平衡,是保持伏牛山风景区资源特色、使其旅游业持续性吸引游客的前提之一。因此,考虑到旅游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能力,伏牛山的旅游开发应当循序渐进。

  (1)双七战略。双七原则即“七个结合”和“七化开发”。从以单一的观光旅游为主向多方位、综合化的开发形式转化。在开发建设中,不仅要注重观光旅游的开发,更要注重休闲度假旅游、科考教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的规划和建设,扶持度假、休闲、文化、生态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开发中坚持“七化”开发原则。“七个结合”即:旅游开发与山区脱贫致富相结合、开发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旅游开发与城市休闲园林景观建设相结合,旅游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套相结合,远期开发与近期建设相结合,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宏观布局与微观建设相结合。“七化开发”即:旅游氛围要突出生态化、项目设置要突出特色化、建筑物要求景观化、旅游服务要求标淮化、旅游饮食要突出乡土化、旅游商品要体现地方化、娱乐设置要求层次化。

  (2)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为限,可持续旅游的首先标志是旅游开发与环境的协调,作为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开发中间环节的环境承载力,应当成为判断旅游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伏牛山风景区的开发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以确保在资源开发时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认真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针对景点游客容量,制定相应开发现摸,同时确保此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危害此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根据资源特征采取不同开发形式,根据经济发展以及技术条件,确定资源开发次序,促进全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伏牛山地区生态环境、社区居民和旅游者三者关系的协调和利益的兼顾,使该区环境社会和旅游经济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

  (3)区域一体化战略。由于伏牛山地跨三市八县,造成条块分割严重,为了扭转这种部门之间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局面,为了发挥其总体优势以及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补的旅游网络体系,伏牛山应该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首先,应该制定伏牛山整体开发的统一规则,规范其开发行为,实现该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其次,伏牛山各县市要建设一体化的旅游交通体系等基础设施系统;再次,伏牛山没有成形的核心品牌,致使该区品牌杂乱,缺乏竞争力,因此,应该整合伏牛山形象,提高其识别性。

  作为全球光伏制造排头兵的尚德公司和作为光伏制造与应用服务排头兵的中盛公司实施战略转移,今年正式落户鄂尔多斯。尚德规划在鄂尔多斯构建煤―电―多晶硅―切片―电池―组件一体化产业链,光伏电池产能规模500万千瓦,中盛与尚德思路如出一辙,规划产能400万千瓦。两家公司900万千瓦的光伏组件产值将达到1100亿元,税收超200亿元,可安置劳动力就业10万人。整个产业链物料消耗多晶硅7万吨,工业硅8.5万吨,耗电约150亿千瓦时,折合煤炭500万吨。如果按照目前我区二、三产业比例51:40测算,将拉动三产产值860亿元。

  尚德、中盛为何实施战略转移?为何落户内蒙古?为何构建产业链?主要原因是江苏的光伏制造产业已遇到瓶颈制约。

  一是光伏组件龙头企业由于缺乏多晶硅上游产业链的有效保证,受到多晶硅原料供给和价格频繁剧烈波动的冲击。对于占到太阳能电池成本70%的多晶硅原料价格,从2005年开始一路飚升至2008年的最高450美元/公斤,但好景不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低曾跌至23美元/公斤,但到了2010年变数再起,价格由年初的50美元/公斤逐步攀升至目前的80美元/公斤左右,远高于国外企业30美元/公斤的平均成本价。与此同时,我国多晶硅从始至终未出现过剩,2008年以前多晶硅原料90%以上需要进口,2010年全年进口量4万多吨,占国内原料需求的一半。

  二是江苏省今年已出现缺电局面,能源供应保障程度下降,且用电价格高昂。江苏省工业用电平均价格为0.65元/千瓦时,多晶硅生产成本中电力成本约占33―35%,在拉棒、切片等生产环节中的比例也较大。同时,由于核电建设周期长,并且受日本核事故影响放慢了进度;火电建设受煤炭供应、价格上涨、环境制约,发展空间有限。

  太阳能发电的核心问题是其经济性与常规能源的比较,降低光伏制造成本的关键在技术进步和优化产业链成本。优化产业链成本属管理创新与整合,见效快、潜力大。内蒙古恰恰具备构建光伏制造产业链的条件。

  一是我区具有发展多晶硅的能源和原材料优势。我区西部220KV大工业全口径电价约为0.45元/千瓦时,比江苏省低0.2元,按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200千瓦时/公斤测算,仅电力一项生产成本比江苏省低4万元/吨。如果多晶硅企业通过建设自备电厂,供电、供汽的综合成本优势将更加显著。

  二是区内已建成和在建的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近600万吨,其副产的液氯又是生产多晶硅的重要原料,与多晶硅产业组合互为补充,有助于企业构建电厂―多晶硅―化工产业链,成本大幅下降。

  三是我区发展光伏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目前,我区已建成单晶硅1560吨、多晶硅9500吨、切片460兆瓦、工业硅9.3万吨,在建的多晶硅1.22万吨、工业硅20万吨,晶硅材料相关工艺技术也趋于成熟,已掌握了四氯化硅循环利用技术,相关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四是我区具有区位、交通优势。内蒙古中西部除本身是全国太阳能高值地区,还紧临西北、华北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我区可直接面向全国的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市场。与此同时,我区铁路建设加快,距出海口近,与河北省合作的曹妃甸工业园开始启动,为光伏电池出口加工创造了条件。

  对企业来说,向上游延长产业链可大幅度控制市场价格波动的挤压,降低成本,形成产业链优势。对我区来说延长产业链可实现效益倍增、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煤转电可增值2.6倍,电转工业硅可增值3倍,工业硅转多晶硅可增值25倍,多晶硅转切片、电池进而生产组件可增值22倍。

  有内蒙古光伏产业链的优势,有尚德、中盛龙头企业的引领,内蒙古很快会成为我国光伏制造的集聚地,为此我们应着手统筹谋划构建、做大光伏制造产业。

  第一,要制定一个光伏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按照一体化产业链的思路,集中布局电厂―工业硅―多晶硅―PVC原料项目;结合城镇化,集中布局拉晶、切片、电池组件项目,整体优化全产业链产业布局、产业组合,以及研发中心,集中构建2-3个以光伏切片、组件为主的超千亿元特色园区,形成光伏制造基地。

  第二,研究解决审批等制约环节。一方面专题向国家争取,一方面整合已批未建的多晶硅项目资源,按照长产业链的构思,利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快起步、上规模。

  第三,利用配置煤炭资源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组团式产业转移,引导光伏制造龙头企业与区内现有煤炭、电力、多晶硅等企业进行联合重组为一体化企业,将窝电劣势变为优势。

  综合此次贸易摩擦的前前后后来看,除非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和欧盟之间不太可能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

  尽管欧盟对光伏产业痛下杀手,但我们看到,欧方裁定的临时反倾销税率从此前建议的47.6%降低到了11.8%,给中方留下了一两个月的缓冲期。这表明,在这一两个月期间,中欧需达成一定妥协,从这次中国商务部启动红酒双反调查来看,欧方需拿出诚意,中方要灵活应变,以实现中欧贸易战最小化。

  实际上,反倾销事件极有可能在一到两个月的缓冲期内达成一致,其前提是欧盟要先行退让,毕竟,其制裁中国在前,而中国实施调查在后。

  据了解,如果对于中国光伏模组在欧洲市场的最低价格,双方立场能接近每瓦0.55欧元的话,双方极有可能达成一致。根据欧盟执委会的透露,中国曾一度以每瓦0.38欧元的低价销售。设定0.55欧元的最低价格,将意味着中国光伏模组的价格不能再下降。自2010年1月以来,中国光伏模组的价格几乎逐月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光伏事件上达成的一致并不会使中国的双反调查终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旦提起申请,采证阶段除非申请人撤诉,否则主管单位无权取消双反。只是在公布期,中方会视欧盟在光伏事件上的态度而选择自己需要的结果。

  欧盟在这次事件中选择的是先发制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葡萄酒和光伏的重量级都不在一个层面上,而且欧盟国必然会通过增加临时反倾销税来逼迫中国光伏产品价格不再下降,所以欧盟受益几乎是定局。

  “十一五”以来,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国家光伏上网电价的落实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继颁布实施,我国光伏产业规模逐步增大,光伏产业发展达到顶峰。2012年至今,中国光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受欧债危机、政府削减补贴、海外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光伏产业持续陷入低迷。美国“双反”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对中国光伏行业产生巨大负面冲击。继美国启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后,以SolarWorld为首的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诉讼。从6月6日起,欧盟开始向我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尽管初裁结果好于预期,但仍将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锦州现有光伏企业34家,光伏产业链已经延伸由单一的单晶硅发展到多晶硅、切片、电池片、组件、产品应用、配套产品、光伏电站建设等全产业链。光伏产品的生产能力为:除硼多晶硅材料4000吨、多晶硅材料200吨、多晶铸锭20兆瓦、单晶硅1吉瓦、硅片600兆瓦、太阳能电池300兆瓦、组件250兆瓦,产值由2009年的48亿元增至2012年底的145亿元。

  锦州光伏产业与长三角一带光伏产业相比,起步较晚,产量、产值都远远落后于南方其他地区光伏产业。尽管产业链已延伸至整个产业,但是总体规模仍以中下游产品为主,目前只有一家企业生产多晶硅的提纯,并拥有自主的技术优势。

  我国光伏产业一直处于两头在外的不平衡局面,锦州光伏产业也是如此。原材料硅材料95%都是由国外进口,光伏产品90%都是出口到国外,产品的上下游均极大依赖到国外的市场。

  2012年以来,锦州光伏企业受欧美“双反”及价格下降影响,企业经营亏损严重。受国内外光伏市场形势的影响,国内金融机构纷纷削减对光伏行业的信贷支持,造成锦州市已开工建设的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极大影响项目竣工投产和正常运营。另外,国际光伏市场低迷,国内光伏企业亏损严重,部分光伏企业处于破产和倒闭的边缘,致使光伏企业扩产和投资欲望锐减,光伏产业招商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光伏作为一种新能源,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的战略,同时光伏产业投入高,能在短期内创造高额的GDP,一些地方政府从自身政绩出发,开始大力扶植光伏产业。然而,政府对于光伏产业的过度发展提供了错误性的政策鼓励,在把光伏产业推到顶峰的时候,却没能继续引领产业在市场竞争找对方向。

  这次因“双反”而起的至上到下的反思和调整或许对我国光伏行业下一步发展起到更深远的指导作用。国家陆续出台财税、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并引导光伏产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地方政府,在此次危机中应转变思路,对光伏产业的救助扶持应该更具倾向性。主要投在较为薄弱的两端,对中间过剩的环节应该给予充分竞争的空间,让市场对企业优胜劣汰,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对企业应“区别对待”,对底子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其渡过难关,但对技术差、决策严重失误、有企业家掏空企业现象的,救助一律“免谈”。

  2013年1月7日,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水电,协调发展风电,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为挽救我国光伏产业,国家已经连续出台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拓光伏企业国内市场。

  锦州市政府在2012年已经制定了《锦州市分布式光伏电站节能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住建部决定将锦州作为城市级分布式建筑光伏电站的全国唯一试点城市。在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受海外市场冲击的背景下,大力推广分布式电站,不仅能够拉动锦州光伏产业发展,提高锦州对外形象,同时,城市级分布式建筑光伏电站也将成为锦州绿色生态建设的亮点。

  通过此次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调查,锦州光伏企业必须意识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是应对此次“双反”的根本举措。锦州光伏产业应立足于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自主创新作为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目前,锦州光伏服务平台已经基本搭建,由研发、检测、光伏研究院、创业辅导四部分组成。研发平台由锦州市部分高校和光伏企业联合组建,检测平台是我国北方唯一的部级光伏产品监督检验中心,企业应通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科技人员,增加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一方面,加快研发进度,尽快实现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对欧美的全面超越,另一方面,也要大胆采用国内的工艺和设备。这样的话,即便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即便美国坚持双反,锦州光伏产业依然能够摆脱对欧美市场与技术的依赖,摆脱其贸易壁垒。

  除了在多晶硅、铸锭、切片、电池片、组件等主要环节进行自主创新外,锦州光伏企业还应将传统产业的制造优势,转移到光伏产业的制造系统中来。利用锦州老工业基地雄厚的工业基础,发挥机械电子业的传统优势,提高各个环节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水平,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当前产业低迷形势下,锦州光伏企业应立足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产业集聚的步伐,依托现有生产能力和技术优势,加强关键技术的再创新;充分利用产能优势,加快发展薄膜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等生产项目,更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随着欧美对我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贸易保护主义使海外市场布满荆棘,市场萎缩。因此,开启国内光伏市场成为国内光伏企业最强烈的呼声。2011年我国实施全国统一的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就标志着国内光伏市场正式启动。2012年国家能源局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光伏装机最低达到21GW的目标。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10GW,重点地区在中东部地区城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大型公共设施等建筑屋顶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规划》的出台,是国家从战略层面通过扩大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来消耗光伏企业由于出口受阻带来的过剩产能,这必将有利于缓解光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可以说,《规划》打开了国内光伏市场的想象空间,锦州光伏企业应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利用目前国家出台的鼓励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利好政策,开拓国内市场。

  此外,锦州光伏企业应转变市场营销策略,加大了开拓国外其他新兴市场的力度,扩大在新兴市场中的份额,包括日本和韩国等快速增长的市场,以及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等潜在的市场。

  光伏产业经历2012年的遭遇,加速了光伏产业的洗牌。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借此机会使产业回归理性,并且借机开拓国内市场,打破产业“两头在外”的束缚,更有利于日后的发展。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锦州光伏产业应立足以上两个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在保持现有光伏企业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坚定信心,转变思路,促进锦州光伏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1]张海.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INDUSTRY).

  国家和上海都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工作,部署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上海积极关注国内外光伏产业态势,与兄弟省市共同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以下是本刊记者采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的访谈录。

  财经界: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请李耀新主任简单介绍一下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变化及其发展特点和前景。

  李耀新: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上世纪以来,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加大光伏产业推进力度,2000-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均增长50%,2008年后特别是2012年来,全球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1、发达国家加强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美国自1974年起陆续颁布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令,1997年起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对绿色能源制造业提供23亿美元税收优惠,发放给132家企业183个绿色能源制造项目。日本1993年制定“新阳光计划”,2003年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法;2006年颁布“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的能源结构规划。德国1990年、1998年分别提出“千屋顶计划”、“十万屋顶计划”,2004年《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并投入巨资开展技术开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2、全球光伏市场波动和竞争加剧。由于各国光伏产能迅速扩张导致供过于求,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2008年后光伏市场产品价格逐步下滑,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普遍亏损。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2012年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2013年6月,欧盟基于“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执行11.8%的临时税率,近期中欧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出口数量等承诺安排;印度也对来自中国、美国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3、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光伏产业2004年后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发展到技术提升、结构优化发展,2007年至今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产能占全球60%,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输出地。我国光伏产业最大挑战在于“两头在外”,多晶硅材料约50%从国外进口,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光伏电池产品90%出口国外,其中60%出口欧盟。受美国“双反”影响,我国对美光伏产品出口下降八成,欧盟市场对国内光伏企业影响更大。在国外市场低迷及国内市场未启动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2011年四季度以来半数以上电池组件企业停产,2012年以来制造环节全线亏损,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国内市场。

  4、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21世纪将成为能源供应主体,预计2030年、2040年占世界总电力供应比重分别达到10%、20%以上,21世纪末占比达到60%以上。根据各国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和装机容量规划,美日欧2020年装机量将是2010年的4倍左右,2030年装机量是2020年的6倍左右。同时,随着节能要求及环境约束收紧,火力发电成本将呈上升趋势;而光伏组件出货量每翻一番平均售价下降约20%,能源转换率可望提升至30%以上,光伏发电设备成本尚有30%下降空间。预计全球光伏市场过剩产能经整合重组将重拾升势,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发挥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

  财经界:上海也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目前发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上海在光伏产业方面的引领企业有哪些?

  李耀新: 1、上海发展光伏产业具有技术研发、服务集成、金融资源组件、EPC总承包、电站运营到装备研发等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建成上海、内蒙、江苏三大产业基地,具备4500吨多晶硅、500MW电池片、500MW组件的产能。承担了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总体规划研究及永久性场馆太阳能应用设计,建设了世博中心兆瓦级光伏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风光互补照明系统、部级“光明过程”等项目,参与上海虹桥枢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同时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与美、德、意、韩等国光伏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提高光伏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2、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做精做强企业。积极打造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投入1亿多元,加强硅材料、BIPV组件、聚光电池、薄膜电池、硅电池、PECVD等产品的技术研发,拥有相关专利超过30项。正在加快双面胶带电池组件、标准成本组件、抗PID组件等新产品的研发;探索应用3D打印技术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提高装备生产水平;将在连云港电池组件制造厂应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预期生产线%产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

  3、以集成服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当前光伏制造环节普遍亏损,产业链利润向电站建设运营环节转移,其中电站项目授权开发、EPC建设、电站项目开发商环节毛利率分别为3.5%、7%和10.15%。航天机电正从光伏制造商向电站运营商转型,以电站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拓展综合集成业务,已累计建设国内外600多座光伏电站。2011年、2012年,航天机电在光伏系统集成市场排名全球第15位、国内第6位,预计2013年将进入全球光伏系统集成市场前十位。

  4、具备多样化融资支持路径。随着国内外光伏行业陷入困境,银行收紧对光伏企业贷款,电站项目融资困难,光伏企业IPO受阻,VC/PE投资案例大幅下降。航天机电具有强大的金融支撑服务能力,由航天集团提供财务支持,搭建海内外融资平台;已申请使用国家开发银行44亿元授信额度,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约40亿元;与上实集团加强战略合作,组建合资公司收购运作国内外电站项目;探索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等。

  财经界:上海光伏产业如何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再创佳绩,引领我国光伏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李耀新:根据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格局及上海产业链整体情况,上海必须在把握技术升级规律、成本结构、产业链细分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融入世界、服务全国、发展自身的定位。坚持核心高端引领,发挥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集成配套服务等优势,形成在全国的产业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引进开发并举,把握发展空间、载体和资源,一手抓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一手谋市场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行业联盟,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产业链优势,努力打造上海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3-5家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核心装备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保持国内领先,进一步提升光伏总集成总承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研究制定城市能源发展路线月国际能源署(IEA)太阳能光伏路线图报告,描述了光伏技术发展现状及到2050年的发展前景。国内相关机构和省市也开展了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分阶段明确光伏技术发展路线、产业格局及政策措施等。上海在资源能源缺乏、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更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制定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能源发展路线图,明确新能源替代的总体部署、领域空间、阶段步骤、载体主体和资金支持政策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2、加强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研发。根据未来技术升级发展路线,加强超前谋划和技术装备研发。如在卷对卷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空间电源所已建成柔性薄膜电池卷对卷中试生产线;多层非晶硅、微晶硅领域,理想能源开发的PECVD和LPCVD设备性能达到国外一流进口设备水平,售价仅为进口设备一半。下一步,上海将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及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支持N型晶硅电池、异质结、离子注入等新一代光伏技术发展,加强产业链配套,扩大首台套应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从生产技术到产业技术的跨越,推动技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3、鼓励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用。据测算,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使楼宇每年节电30%-40%以上。下一步,上海将围绕建设低碳、节能城市,推动大型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发电等项目建设,依托基地园区挂牌建设分布式发电示范区;在世博最佳实践区、新兴产业馆、工博馆等,组织推进一批太阳能光伏示范应用项目;探索建设新能源充电站,实现能耗自我平衡和余电并网,发展城市BIPV产业。

  近年来,光伏产业深受资本市场与各地政府的喜爱,至今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涌现出100多个产业基地,产能占据全球将近一半。2009年,中国内地多晶硅产量超过了两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4000兆瓦,连续3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国。但是,中国的光伏产业有95%的市场都在国外,国内的应用还是十分有限 。此外,2011年欧债危机、“双反”调查的“外忧”与产能过剩、行业混乱的“内患”交织纠缠,曾经如火如荼的光伏产业从此进入“极寒严冬”。

  2012年3月和5月,美国商务部分别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初裁结果: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2.9%~4.73%的反补贴税;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高31.14%~249.96%的反倾销税。这一结果对原本处境艰难的众多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2012年9月6日,欧盟启动针对中国输欧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但并未就中国输欧光伏产业提出反补贴调查。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出口的光伏产品(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并设定了18.32%-249.96%的反倾销税率和14.78%-15.97%的最终反补贴税率。

  美国,欧洲等相继对中国光伏进行反倾销调查,这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恶劣影响将无法估量。企业生存成了首要问题,国际市场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国内市场尚未开发完全,光伏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无法解决,不少光伏企业倒闭。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工人将面临下岗,失业率上升不可避免。

  贸易保护主义根深蒂固是贸易摩擦激化的根本原因,世界贸易组织某些规则存在模糊性,特别是当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景气时,这种保护倾向尤为严重。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当经济发展不平衡时,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会激烈碰撞。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与现代战略性贸易理论比较,表明现论强调国家政策保护对贸易发展、利润重新分配的重要性,从而引起摩擦。光伏产业遭受双反调查与当前欧美的经济发展不景气有关。

  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是发达国家为遏制中国经济崛起所设置的战略壁垒。WTO成员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时,首先要推定调查对象生产的同类产品是否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当中国政府或企业不能对此充分证实时,进口方就要随意选择替代国价格判定其倾销行为是否成立。欧美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调查基于很大的随意性,阻碍了中国光伏产业贸易的正常发展。

  随着产业转移,部分原东亚地区对欧美贸易顺差转入我国,由于东亚区域集团化趋势滞后,中国在应对由此增加的贸易摩擦时无法借助区域集团力量予以反击。同时,行业协会组织不力是造成我国入世后光伏产业等频遭技术性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另外,我国会计基础薄弱,企业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从而阻碍了市场经济地位的取得,遭受反倾销指控的风险加大。

  行业协会可以帮助光伏产业时期应诉工作变得主动,争取更宽裕的时间准备材料,建立早期的预警系统,随时掌握反倾销信息,建立有效地商情网络,了解进口国行业动态及整个市场;另一方面,对从国外进口的相关产品在国内的销售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防止国外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倾销,一旦确认倾销行为的存在,就可以有充足的材料提出反倾销诉讼。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行业协会可以发挥比政府组织更大的作用,它们可以发挥集体优势,通过收集信息、举办国际展销会等方式,与国外政府或别国的行业协会进行对话,为本国的光伏产业争取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

  国内有人担心,中国频繁地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会被他国视为“麻烦制造者”,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主张中国应慎重使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恰恰相反,作为WTO的正式成员,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中国的基本权利,即使频繁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也是无可厚非的。另外,通过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利用WTO有约束力的裁决,可以“敲山震虎”,对有关国家形成威慑,使之不敢随意对中国出口采取不合理的限制措施。这样反而会减少中外经济摩擦,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第一,建立官民分工协作体制。在应对WTO争端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既要有明确合理的分工,又要加强联系和协作。企业一定要尽可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所有有价值的信息。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的信息沟通和引导工作,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合法权益。

  第二,重视国际合作与协调。在许多情况下,某一WTO成员所实行的不合理限制措施不可能只针对中国,而是要损害到多个甚至众多成员的正当利益。因此,在遇到此种情况时,中国应该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团结起来,“共同对敌”。

  从光伏行业看,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差距“也就在一两年左右”,中国能够很快赶上美国,但是,贸易摩擦给我国许多合作伙伴造成了困扰,使中国企业在增加后续合作和扩充投资上心态犹豫,这会严重阻碍我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

  对此,首先,光伏产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规范产业秩序,促进产业自身的强大;其次,中国光伏企业应加强联合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政府应积极运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规则合理范围之内为企业争取最大主动权。

  [1]李金玲,李晓燕.“非市场经济地位”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前沿,2006.

相关推荐
  • 首页〞利澳挂机APP下载〝首页
  • 洲际娱乐平台-登录
  • 阳光娱乐-登录首页
  • 聚星英雄账号注册及使用攻略
  • 海盛娱乐-钱取不出来
  • 首页-万和城注册-万和城平台注册【官方】
  • 首页“『百威注册』”首页
  •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
  • 恒悦娱乐-首选测速
  • 优游平台『优游』-登录注册地址
  • 脚注信息